甘肃法制报发稿投稿流程及注意事项
一、投稿流程
1.明确稿件类型与选题方向
稿件类型:根据内容选择新闻类(法治政策解读、案例报道)、评论类(法治热点分析)、公告类(法律声明、证件挂失)等。
选题建议:聚焦甘肃本地法治动态,如司法改革、基层执法实践、民生法律问题等,突出时效性和社会关切。
2.稿件准备与格式规范
内容要求:
真实性:引用法律法规、政策文件或权威案例需注明来源,避免主观臆断或夸大事实。
原创性:严禁抄袭,查重率需低于20%,引用他人内容需获授权并标注出处。
格式规范:
标题:简洁有力,建议不超过20字,例如“甘肃某地创新基层调解机制获实效”。
正文结构:新闻类稿件需包含导语、主体、背景与结语,逻辑清晰;公告类按模板填写(如挂失声明需注明物品特征、时间地点等)。
多媒体素材:图片需清晰且版权明确(如案例现场照片需隐去敏感信息),图表需标注来源。
3.选择投稿渠道
官方渠道:
邮箱投稿:通过《甘肃法制报》官网或电话确认投稿邮箱,邮件标题格式为“投稿+类型+标题”,正文附作者姓名、单位及联系方式。
在线系统:若官网提供在线投稿入口(如“甘肃政法大学学报”的全程网上审稿系统),注册后按指引提交。
第三方平台:通过“登报易”专业代理平台投稿,可提升效率,但需注意平台费用。
4.审核与反馈
审核周期:新闻类稿件通常1~2周,实行三审制(初审→专家匿名评审→终审);公告类1~3个工作日完成。
修改要求:若未通过审核,可联系编辑获取意见(如补充案例证据、精简语言),修改后重新提交。
5.发布与费用
发布形式:通过审核的稿件在纸质版、电子版及合作平台(如“新甘肃”客户端)同步刊登。
费用标准:公告类按字数或版面收费(约0.1元/字);新闻评论类一般不收费,优秀稿件可能获得稿酬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内容合规性
合法性:避免涉及国家秘密、民族宗教争议或未核实的司法案件,内容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隐私保护:涉及个人案例需隐去姓名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,并附书面授权证明。
2.投稿策略优化
热点结合:围绕“宪法宣传周”“民法典普及”等节点策划内容,增强时效性。
栏目适配:研究往期栏目风格(如“法治评论”“基层实践”),调整语言风格以匹配读者群体(如法律从业者、普通民众)。
3.法律与版权要求
原创声明:投稿即默认授权报社全媒体使用权,若需保留网络传播权需提前声明。
引用规范:数据引用需标注权威来源(如最高人民法院文件、司法部统计数据)。
4.沟通与跟进
避免重复催稿:审稿周期内勿频繁电话询问,建议投稿后1周通过邮件跟进。
及时撤稿:若稿件被其他媒体录用,需立即通知《甘肃法制报》撤稿,避免“一稿多投”。
三、替代方案与建议
专业代发平台:如“登报易”,可代理法律声明、公告等批量发稿需求,费用透明且覆盖媒体资源更广。
长期合作:定期供稿(如法治案例分析专栏)或参与报社活动,可建立信任关系并获取定向约稿机会。
四、联系方式参考
投稿地址: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123号(参考《甘肃日报》地址)。
编辑部电话:建议通过官网或第三方平台查询最新信息。
以上流程与注意事项综合了法制类媒体的通用规范,具体操作请以《甘肃法制报》官方要求为准。投稿前建议通过官网或电话核实细节,或选择合规代理平台提高效率,如“登报易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