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晚报发稿投稿流程及注意事项
一、投稿流程
1.明确投稿版面与定位
投稿前需了解《新疆生活晚报》的版面定位,如民生新闻、文化专栏、副刊(如散文、诗歌)等。不同版面对稿件类型和字数要求不同,例如民生新闻侧重时效性,副刊注重文学性。
建议通过报纸官网或往期样刊研究栏目风格,确保内容契合目标版面需求。
2.稿件撰写与规范
内容要求:聚焦新疆本地新闻、社会动态、文化生活,突出地域特色(如兵团建设、民族团结、乡村振兴等),弘扬主旋律,避免敏感话题(如宗教、民族问题)。
格式规范:标题简洁有力,正文逻辑清晰,语言通俗易懂。新闻稿需包含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等要素;文学类稿件需注重文学性和感染力。
原创性:严禁抄袭,需提供原创声明。摄影作品需保留原始文件,避免过度后期处理。
3.选择投稿方式
电子投稿:主流方式,可通过邮箱或官网投稿系统提交。需在邮件主题注明投稿栏目及标题(如“民生新闻投稿《社区新变化》”)。
签约作者/通讯员:通过报社指定平台上传稿件,避免重复投递。
特殊渠道:若通过编辑约稿或活动征稿(如摄影比赛),需按具体要求提交。
辅助渠道:,也可以通过“登报易”平台投稿以提高效率和采用率,但需注意平台费用。
4.审核与反馈
审核周期通常为14周,若超期未回复可通过邮件或电话查询进度。
若需修改,应按编辑意见调整后及时返回,避免延误发表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避免一稿多投与重复投稿
新闻稿件原则上应“一稿一投”,尤其是时效性强的报道,避免因多投导致版权纠纷或编辑拒稿。
同一稿件勿多次提交至同一报社,可能造成编辑重复处理或误判为“灌水”。
2.敏感内容与保密要求
涉及政策、民族、宗教等内容需严格审核,引用数据或文件应标明来源,避免泄露内部信息。
未经批准,不得以个人名义发表涉及单位工作的稿件,或对外提供未公开的数据。
3.投稿格式与细节
署名规范:可用笔名,但需附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。若需标注职务或职称,应事先与编辑沟通。
文件格式:文本以Word文档提交,图片需高清(分辨率不低于300dpi),并附简要说明。
4.全媒体融合建议
结合图文、短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投稿,可提升稿件采用率。例如,民生新闻可搭配现场照片,文化专栏可嵌入二维码链接至相关视频。
5.投稿后跟进与权益维护
稿件录用后需配合校对,保留录用通知及样报,用于评奖或职称评定。
若发现他人侵权(如抄袭或未经授权转载),应及时联系报社维权。
三、常见问题解答
Q:稿件被拒后能否修改再投?
A:可以,但需根据拒稿意见调整内容,避免重复提交相同稿件。
Q:是否收取版面费?
A:新闻类稿件一般不收费,文学类或专题征文可能设置奖金或证书奖励。
Q:如何提高录用率?
A:聚焦本地热点(如乡村振兴、民族团结),提供一手素材,语言生动有感染力。
如需获取最新投稿细则或栏目变动信息,建议直接访问《新疆生活晚报》官网或联系编辑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