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法治报发稿投稿流程及注意事项
一、投稿流程
1.确定稿件类型与内容方向
内容定位:稿件需聚焦法治领域,包括法律政策解读、案例分析、社会法治热点追踪等,确保内容真实、客观,符合国家法律法规。
选题建议:优先选择具有时效性、社会关注度高的主题,如地方性法规修订、司法实践创新等。
2.准备稿件
格式规范:
文字稿件:标题简洁(建议20字以内),正文逻辑清晰,遵循新闻写作规范(导语、主体、背景与结语)。
配图要求:图片分辨率≥300dpi,需附版权说明及肖像授权书(如涉及人物)。
投稿文件:以Word文档提交,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,段落分明,文末注明作者真实姓名、单位、联系方式。
3.选择投稿渠道
官方途径:
邮箱投稿:通过《上海法治报》官网或官方公告获取指定投稿邮箱,邮件标题注明“投稿+栏目+标题”(如“法治评论《民法典》实施案例评析李某某”)。
线下投稿:携带纸质稿件前往报社编辑部(地址需通过官网或电话确认),适用于公告类或需当面沟通的稿件。
第三方平台:可通过“登报易”等专业平台代投,简化流程并提升效率,但需注意平台费用。
4.提交与审核
投稿后需等待编辑部审核,周期通常为1~2周。若涉及敏感内容(如案件细节),可能需补充证明材料。
审核通过后,编辑会通知排版调整或内容修改要求,需及时响应。
5.发布与费用
刊登形式:稿件可能发布于纸质版、电子版或官网专栏,部分优秀内容推荐至合作媒体(如“学习强国”)。
费用标准:普通稿件通常免费,但公告类(如遗失声明)按字数收费(如300字符约0.8万元),具体费用需提前与编辑部确认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内容合规性
确保稿件不涉及政治敏感话题、未经核实的案件细节或个人隐私,引用需标注权威来源(如法院判决书、政府文件)。
若涉及采访内容,需提供受访者书面授权证明。
2.原创性与版权
稿件需为原创首发,查重率≤10%,严禁一稿多投。若引用他人内容,需注明出处并获得授权。
投稿即默认授权报社全媒体使用权,如需保留网络传播权需提前声明。
3.格式与时效性
避免使用网络用语或口语化表达,标点符号使用全角格式,标题禁用错别字。
重大法治新闻需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投稿,以提升采用率。
4.投稿策略优化
研究往期栏目风格(如“法治评论”“民生法治”),针对性调整稿件结构与选题。
长期供稿作者可申请成为特约通讯员,获取选题指导及优先发稿权。
三、替代投稿方式
线上自助平台:通过支付宝“登报易”或微信小程序提交公告类稿件,流程便捷且支持电子版回执。
合作机构代投:与法律服务机构、高校法学系建立合作,通过团体渠道提升稿件权威性与采用概率。
投稿《上海法治报》需精准匹配法治主题,注重时效性与内容质量,严格遵循格式规范。建议优先通过官方渠道投稿,并定期关注报社官网或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动态。若涉及付费公告服务,需提前确认费用标准及刊登细则。
|